对话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宋学勤

2022-3-1 09:22| 发布者: admin| 查看: 69600| 评论: 0

摘要:   图为江西省萍乡市安源区纪委监委干部聆听老党员彭斗忠讲述革命故事。邓建萍 摄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届中央纪委六次全会上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持之以恒推进党史学习、教育、宣传,引 ...

  图为江西省萍乡市安源区纪委监委干部聆听老党员彭斗忠讲述革命故事。邓建萍 摄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届中央纪委六次全会上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持之以恒推进党史学习、教育、宣传,引导全党坚定历史自信,让初心使命在内心深处真正扎根,把忠诚于党和人民落到行动上,继承弘扬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为党和人民事业赤诚奉献,在新的赶考之路上考出好成绩。

  如何进一步坚定历史自信、把握历史主动,在新的赶考之路上考出好成绩?把历史自信转化为行动自觉,对我们提出了怎样的要求?本网就此推出访谈。

  坚定的历史自信,是高度历史自觉和历史主动精神的体现,是坚信党的领导、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初心使命的体现

  记者:历史自信的内涵是什么?为什么全党必须坚定历史自信?

  宋学勤:党的历史是最生动、最有说服力的教科书。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学史增信,就是要增强信仰、信念、信心,这是我们战胜一切强敌、克服一切困难、夺取一切胜利的强大精神力量。历史自信,就是立足于中国共产党百年非凡奋斗历程所内蕴的初心和使命、所创造的成就和经验、所凝结的智慧和力量、所锻造的意志和能力,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如磐信念、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胜信心。

  历史自信对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政党的发展具有持久的力量,可以增强战胜一切强敌、克服一切困难、夺取一切胜利的志气、底气、骨气。对中国共产党人来说,坚定的历史自信,是高度历史自觉和历史主动精神的体现,是坚信党的领导、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初心使命的体现,是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的厚重历史底蕴。有坚定的历史自信,就会有对成功经验的认知和对历史规律的把握,就能用党的奋斗历程和伟大成就鼓舞斗志、明确方向;用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坚定信念、凝聚力量;用党的实践创造和历史经验启迪智慧、砥砺品格。

  没有光辉的发展历程,就没有今天的历史自信。中国共产党人的历史自信,是在长期奋斗的历史实践中沉淀累积起来的,是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用理想和信仰书写的,用鲜血和生命铸就的,用拼搏和奉献赢得的。波澜壮阔的百年党史,是我们持续奋斗的不竭动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回望过往的奋斗路,眺望前方的奋进路,我们必须把党的历史学习好、总结好,把党的成功经验传承好、发扬好”。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振兴,就必须在历史前进的逻辑中前进、在时代发展的潮流中发展。

  昨天的成功鼓舞着今天的顺利发展,也昭示着明天可以继续成功。《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全面总结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贯穿其中的一个鲜明特点,就是聚焦中国共产党人把握历史主动、创造历史伟业的艰辛历程,指明再创历史新辉煌的奋斗方向。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要更加坚定地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锚定历史方位和奋斗目标,发挥党和人民创造历史的主观能动性,坚守历史进步的立场,继续推